1938年11月1日,这一天,正是西方的万圣节。对于美国人而言,这可算得上是个传统佳节。按照习惯,人们这个时候应该一家人聚在一起,吃上一顿丰盛的大餐,然后围坐在壁炉旁边,要么看书,要么听广播。
然而,这一天的美国人,却陷入了一阵 莫名的恐慌 。 大部分人像群苍蝇一样,疯狂往街上逃窜。还有一部分, 则赶紧躲到了地下工事中,仿佛要躲避什么危险。对这件事情,纳粹德国宣布不负责,毕竟美国是中立国,怎么说也不至于去袭击它。
而从事后来看,美国人的恐慌也是颇显无厘头的,当时的美国,并没有一个明面上的敌人。那么,这些美国人如此惊慌是为了什么?难不成,是有外星人没事儿做,去戳了他们一下?
(相关资料图)
诶,还真没有想错,他们 确实怀疑有“外星人”袭击他们 。
假如能够去问一个当时正在狂飙的美国人,他一定会言之凿凿的告诉你,火星人打过来了!但其实,这件事情 完全就是一个误会 。
当年的哥伦比亚广播公司,为了追求节目效果,专门在万圣节开设了一档节目。 节目的内容,就是模拟火星人突然进攻地球。 估计节目的策划者也没有想到,自己的活整的太好了,一不小心就弄出个经典乌龙事件。
其实,这件事情从侧面也可以反映出我们人类的心态。对于外星生命,我们一直存在一种强烈的好奇心。那么,在偌大的太阳系中,有没有可能会存在生命呢?
别说,在遥远的 木星 ——也就是 《流浪地球》 被点燃的那颗星球周边,或许还真的存在生命,而且形状奇怪,很符合我们对外星人的刻板印象。
现在,咱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。
水是生命之源,是原始的生命反应中必不可少的物质。 在猜测一颗星球是否存在生命之前,我们先会看看这颗星球上有没有水存在。没有水的话,一切白搭——除非你走的是硅基生命路线。
当然了,在太阳系这边,存在水的星球并不少。比如说离咱们最近的 火星,那上面就有水存在,甚至还可能存在生命。 不过,要说什么星球含水最多,那还得是别人木星。根据探测器传回的信息, 木星上的水多到吓人 。
不过木星存在一个天然缺陷,就是这个星球的环境太恶劣了。而 跟木星相比,它的卫星木卫二则显得环境好了许多。
由于距离限制,其实我们现在对于木卫二的观测,大部分都是 依靠望远镜和探测器进行 。假如站在太空视角去看木卫二,我们就可以看到,这颗星球表面呈现土褐色,其上布满了一种名为 “十字纹” 的裂痕。
早在1610年,人们就已经发现了木卫二。观测到木卫二的人,正是大名鼎鼎的 伽利略 。跟大到吓人的木星相比,木卫二的体积着实有点小了。根据估测, 木卫二的大小也就跟月球差不多, 直径不过才数千公里。在茫茫宇宙中,木卫二可以说是相当不起眼。
而这颗星球的环境,其实也没好到哪里去。如果你是一个航行宇宙的旅人,当你穿过木卫二那薄薄的大气层,降落到木卫二表面的时候,你一定会被眼前的景象震撼。这颗寂静的星球, 表面只有冰层,高山为冰雪覆盖,脚下踩的也是冻土。
当然了,肯定也有人会说,这有什么罕见的。地球上不是也有这样的景象吗?冬天的东北,平日里的南北极,哪个不是这个样子的啊。
乍一看确实如此,但是仔细观察,就会发现两者之间的区别。毕竟,地球上的冰再怎么冻,也不可能弄出一个厚度惊人, 高达一百多公里的冰层 。而这,就是木星的可怕。爱斯基摩人好歹还能感受几天温暖,但是 在木卫二,没有温暖,只有无尽的寒冬。
不过,也多亏了这一层层的寒冰,阳光在照射到木卫二的时候,能够被木卫二直接反射,这使得木卫二格外明亮,跟其旁的木星形成了鲜明对比。单用简单的天文望远镜,人们就可以直观地看到其星球表面。
那么,在这一片冰天雪地之中,能够诞生什么样的生命呢?
其实,人们一开始并没有对木卫二抱有多大希望。尽管有冰层,有水,有稀薄的大气,但是 木卫二实在是太贫瘠了,很难产生生命。 人类想象中能够产生生命的星球,应该温度适中,同时环境不说优美吧,至少得有生命的立足之地吧?
但当探测器路过这颗星球之后,人们才发现,这颗星球或许有远超人类想象的潜力。前文也说过,木卫二的表面是一层厚厚的冰层。而 在这层冰层之下,则是一片浩瀚的海洋。 生命,很可能就在这片海洋之下。
这片海洋到底有多大呢?根据科学家的预测,跟地球上的水储备量相比, 这片海洋的水量在地球的两倍以上 。这片海洋并不是我们想象中那么冰冷。 由于地热作用,这片海洋的温度远比冰上要高。
假如是在这里,很可能就有生命的存在。虽然不见天日,但是依靠地热散发的热量,生命能够在这里生存下来,并且繁衍出新的生命。
因此, 在2016年,曾有科学家大胆预言,说木卫二一定潜藏着生命。 并且,这种生命的形态可能会大大超出人类的想象。
那么,如果木卫二存在生命,这些生命应该是以什么样的样子存在呢?
这个问题是肯定没有固定答案的。不过,在一番争论之后,人们倒是逐渐有了一个统一的认识,即: 木卫二如果存在生命,那多半会是章鱼形态的。
章鱼大家肯定都不陌生。在海洋之中,人们最常见到的除了各种鱼类,就是章鱼水母这样的无脊椎动物。跟水母相比,章鱼的外表着实可恶,八根爪子上满是吸盘,表面麻麻癞癞,一点都没有美感。
在很多小说里面,咱们也能看到以章鱼作为怪物的原型。在我们人类世界,没有多少人会对章鱼产生欣赏之情。除了吃的时候会赞美章鱼两句,大部分时候,咱们都选择对这种动物视而不见。
但是,偏偏就是这么一个样子, 却相当适合水下生存 。或许到了海洋深处,咱们难以见到鱼类,但绝对能够看到各种章鱼。在小说 《海底两万里》 中,就有一个经典片段:男主一行所乘坐的潜水艇突然被袭击,而袭击者,就是一条硕大的章鱼。
作为无脊椎动物,章鱼在海洋深处的优势是相当大的。 越往海洋深处探索,探索者承受的压力也就更大。为了分摊这种压力,脊椎动物往往会选择扩大体型,这样能够让身体承担更大的压力。
由于深海的状况咱们还不能探明,因此,在某些人的猜测中, 深海中或许还存在着我们至今都没有观测过的大型生物。 这种生物一定是有吓人的外表。虽然体型庞大,但是因为各种限制,它们的动作也一定相当缓慢。
而章鱼这样的无脊椎动物则不必有这样的烦恼。它们因为 没有脊椎,身体更加柔软 ,在大压力的环境下,也能够保持一个相对较快的速度前行。假如木星存在生命,只要进化到一个阶段, 其进化的趋势必然是向着章鱼这个方向进化的,没有例外 。
除此之外,这种类章鱼生物的体型也必然会大到吓人。毕竟前文也说了,木卫二上面的水含量是地球的两倍诶。在这种环境下, 即使是软体生物,也会努力扩大自己的体型 ,从而让自己有更多的生存能力。
那么,这种生物有没有可能进化出文明呢?
单单从身体结构上来说,这种类章鱼生物是有可能产生文明的。跟水母这些不同, 章鱼是有智商的 。单是大脑,别人就有 8个 。而且,章鱼的神经传导还相当离谱,可以说是反应速度拉满了。
因此,也有人开玩笑,所谓的亚特兰蒂斯文明,说不准就是别人章鱼创造的呢。假如真要争一个进化合理性,说不定章鱼的合理性要远高于人类。别的不说,就说那三颗心脏的搭配,哪个人类能够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。
当然这也只是一种想象。毕竟在深海发展出文明的可能性着实太小了。 生物光有基本的智商是不行的,还要有足够的运气,能够去尝试使用工具。 只有各种条件齐备,生物才可能从原始的状态中脱离,从而晋升为智慧生物。
不过猜测总是归猜测。不实际看看,去到现场去找一下,谁也没有把握给出一个确定的答案。毕竟,木卫二有厚厚一层冰,在这层冰的遮掩下,冰面之下是什么情况,谁知道呢?
而有人还真准备这么做了。根据报道,NASA官方新一轮的航天计划中,就有探索木卫二的项目。
根据NASA的规划,他们会先发射一个可以 破冰的装置 ,然后附带着各种探测用机器人。等到冰层破冰,机器人就会进入水下,全面探索木卫二海洋情况。届时,木卫二生命的秘密,或许会在我们眼前一一展现。
不过,这个计划假如能够实现,得到结果肯定也是很久之后的事情了。对于结果,咱们这些普通人也最多能够想象一下,静待或许是最好的选择。
说完了木卫二,其实咱们还可以顺带着说一说木星。虽然这颗星球环境艰苦,但未必不能产生生命。
木星之所以被视为生命禁区,与其 恶劣的环境 是脱不开关系的。跟别的星球不同,木星虽然也从太阳那里吸收能量,但同时也在不断向外释放能量,且其释放的能量要超过吸收的能量,是一颗放热的星球。
这么一看,木星的内部环境就很明了。 这颗星表面,一定具有极高温度,同时内部会产生剧烈的反应。 这种炙热的环境下,生物还没有组成氨基酸,就直接被破坏了分子结构。因此,木星表面是很难有生命诞生的。
但是,地表不能形成生命,不代表大气层不行啊。木星的大气层就比较有说法了。在流浪地球里面也有类似的片段,刘培强一撞,空间站一爆,轰的一声,地球和木星的大气连接处就开始出现了爆炸,而地球,也得以继续自己的流浪计划。
当年的刘慈欣之所以要设计这么一个情节,主要还是木星的大气层有点特殊了。 木星的大气,其中大部分是氢,少部分是氧等元素 ,除此之外,人们还能在其中收集到少量的水蒸气。
诶,你看,这大气层的环境就比较理想了。相比于木星表面,木星的大气层温度更加适合,而且人家各种物质一应俱全,甚至还有水蒸气的存在。换一句话说, 木星大气层可以被认为是一个天然的反应炉。
因此,某些科学家认为, 木星上面也是由可能存在生命了 。甚至,别人把木星生命的样子都给想出来了。
在这些科学家的想象中,木星生命同样应该以无脊椎动物为主。这种动物, 外表类似于水母, 有一个 巨大的头部,尾部可能有数根触手一样的东西 。这种生物就像一个热气球,通过控制氢气的燃烧,从而控制自己的身位,始终留在高空之中。
假如这一点能够成为真的,那可就真的很有意思了。想想看,当你的子孙驾驶着飞船,前往木星探险,穿越的是瑰丽的木星大气层,而眼前看到的,则是一群群水母一样的木星生命。它们 高大无比,却在阳光之中,显得无比轻柔。
除了这种高空生物外,木星还可能有一种特殊的生命,即 硅基生命 。这种生命和碳基生命不同,可以在高温环境下生存发展,温度高,对他们而言是一件好事情。而木星,则刚好具备这样的条件。
不过,这些其实都是后话了。木星毕竟是个险恶的地方。 能不能产生生命,也完全是一件偶然的事情。
回顾人类的历史,我们可以发现,人类在整个地球着实有点太孤独了。虽然咱们经常说动物朋友,但动物毕竟只有初步的理解能力,却没有任何的交流能力,同时也不能够产生智慧。因此, 在偌大的地球上,人类既是幸运的,又是孤独的 。
而在初步了解宇宙之后,咱们的这种孤独又从地球带到了太空。科技爆炸了这么几轮,人类能够观测到的星球可以说是不计其数,就连人类发射的探测器都已经飞出了太阳系。但在这茫茫宇宙中,不要说智慧物种了,就是生命都没有发现过。
这种孤独,其实也正是我们探索宇宙的动力所在。无关于生存,也无关于虚荣,仅仅是想要获得一种认同感, 仅仅是为了证明,这偌大的宇宙,我们人类是有伴的 。
所以,即使没有结果,人类也在不断将资源投入地外工程。几十年前,人类发射一颗小小的卫星就要欢欣雀跃好久。而现在,人类已经有能力送上一整个空间站,甚至可以让人在其中居住个一年半年的。
这种进步,正体现了人类的探索精神到底有多么可怕。为了自由,为了满足这种好奇心,为了寻找到同伴,人类硬是在不可能和难以想象中,闯出了一条自己的路。现在咱们还不敢想星际旅行的事情,但是说不准过上几十年,人类就有了能够大规模迈出地球的底气。
现在,咱们这群小瘦猴子的行为不过是坐井观天罢了。靠着一堆探测器的结果,想要去探究外星生命的奥秘,这无疑是不全面的。只有自己亲身到了那个地方,才能够得到一个比较全面的结果。
因此,保持好奇,用这种好奇去充实自己,鼓励自己,或许,这就是我们人类最该做的。
Copyright 2015-2022 人人导报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:粤ICP备18023326号-36 联系邮箱:8557298@qq.com